第29節

-

袁言時畢竟是輔政大臣,他的態度在建平的士人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既然他今天算是表了態,服從天子的安排,跟天桴宮那邊和睦相處,就算某些心向泉陵侯之人有意折騰點什麽,也難以興起風浪。

——而且這個決定對於袁言時來說也並不為難,畢竟他雖然覺得天桴宮權勢日重一日,卻從未懷疑過對方把皇帝當傀儡操縱……

王有殷旁觀於側,內心感慨萬千,她長於太傅府中,朝中那些能稱得上重臣的人不知見過多少,從幼時開始,便一向以聰明自負,等入朝為官後,才逐漸領悟到自己見識短淺。

其中天子當然是世間最頂尖的人物,王有殷原本對恩威並用隻有一個模糊的認知,如今隨侍在天子身側,看對方不止能以懲罰來操控朝臣,也通過獎賞來引導朝臣行為,才逐漸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很小的時候,她曾風聞厲帝的行事作風,心中隱隱有些不忿——這樣一位無能暴虐之人,憑什麽可以成為天下的君主?

平心而論,先帝的確很適合讓人產生“這人都行我憑什麽不行”的犯上想法,從小被作為朝臣培養的王有殷因此生出了想要做權臣的念頭,但隨侍在溫晏然身側的這段時間,她的自信心遭受了來自現實的連番打擊——不說跟才十三歲剛開始讀書不滿一年的天子比較,甚至在麵對池儀張絡等讀書不多的內官時,她偶爾都會感到一絲自慚形穢,那些年少時的種種野心,也就徹底被埋葬在了記憶深處……

*

就在褚氏那邊望眼欲穿等著袁言時向溫驚梅發起進攻的同時,建平這邊正因為兩陣營領頭人物一個在家中日常自閉,另一個在皇帝的威嚴麵前選擇了從心而無比平靜,在不需要通過內訌來消耗精力的情況下,朝中的大臣們自然而然將目光投向了春耕。

農業社會,督導春耕一向是官府的重要工作,甚至有些地方的主官都會親自下田翻一翻土來以身作則,如今的朝廷設有大司農的這一職位,目前擔任的人是沈氏的一位老者沈夏,他年近六旬,精力難免有些不濟,再加上到了溫晏然這一代,九卿已半成虛職,權力不如以往,天子以體貼老臣的名義,下令戶部協理春耕諸務,也順便給盧沅光一個表現的機會。

溫暖的陽光照在太啟宮中,東風吹來了芳草的氣息,周圍積雪早已融化,湖邊的柳枝也萌發了新芽,在確定了工作目標後就把實際操作都安排給下屬的溫晏然因為缺乏娛樂活動,一時興起,要了些糧食種子,丟在西雍宮的花圃中。

——她本來也有點憂慮種糧食的行為是不是過於符合時人對一個正常皇帝的職業要求,不過想到反正自己是種在宮裏的,能清楚瞭解到這一點的也就是池儀張絡等奸臣預備役,以及少府那邊從先帝時期遺留下來的資深曲承上意型內官,縱觀身周,溫晏然覺得問題不大,一切都在可控範圍之內。

第44章

溫晏然親自翻土的時候,池儀一直侍立在側,作為評論區指定未來權宦,她的各項配置都尤其適合大周的職場——精力格外充沛,而且聰慧機敏,在這個計時器具格外簡陋的年代,對時刻有著非同一般的警覺,溫晏然覺得哪怕當皇帝的不是自己這樣被劇透過的穿越者,以池儀的能力,隻要給她表現的機會,就很容易出人頭地。

池儀:“陛下,鍾統領快到了。”

溫晏然點點頭,扶著宮人站起身,早有準備的內侍捧上裝了溫水的銅盆,讓天子淨手,池儀則過來親自替天子把用細繩束著的袖子解開。

她這段時間在思考該如何給本來就不算寬裕的財政逐步增加負擔,遠期的規劃當然是大規模基建,至於近期,因為此時距離春獵已經不遠的緣故,溫晏然覺得可以找個由頭來養一養馬。

馬匹是貴重物品,在大周,如果家中養有一匹戰馬的話,甚至可以用來抵消徭役,而且養馬屬於長期行為,馬匹食量大,對居住活動空間也有要求,隻要養的數量多,基本每天都是一大筆支出。

先帝晚年除了桂宮跟瑤宮外,還特地建了一座占地廣闊的皇家園林,名為景苑,正好可以被溫晏然用來養動物。

鍾知微受召而至,正巧在西雍宮門前遇見了同來此處麵聖的少府令。

單論品階,少府還要高於內衛統領,而內官又向來跋扈,不過自認為被天子反覆敲打過的侯鎖,豈敢在皇帝寵臣麵前氣高,近來一直表現得格外謙遜,某些朝臣冷眼旁觀內官們的變化,也十分佩服天子禦下之能。

侯鎖聽聞鍾知微的性格持重,確切點就是不夠靈活,有意向對方賣好,悄悄提醒道:“今日陛下召我與統領一道過來,多半是有些花錢的事務要分派。”

“受教了。”

鍾知微到底也在禁中混了多年,不用侯鎖說得太細,也曉得那些待分派的事務跟武事多半有些乾係,再結合如今的時機,大約也猜到,或許跟春獵有些關聯。

前幾代皇帝中,悼帝極愛遊獵,從做皇儲時起便好名馬良弓,厲帝也常行獵於城郊,近臣們按這兩位的愛好推斷,覺得新帝就算不至於沉迷打獵,起碼也不會覺得此類活動討厭,卻冇料到在討論喜好前,他們還有一個更嚴峻的問題需要解決……

作為一個年紀不大而且冇受過正統皇家教育的人,溫晏然根本不會騎馬,她平常也冇什麽機會出宮門,唯一一次去外頭溜達還是登基大典那天,全程都坐在車子中。

——感謝原身的自閉,溫晏然不管在能力上有任何缺陷,都十分說得過去。

“……”

本來以近侍跟朝臣們的貼心程度,是不會忽略小皇帝迄今為止還冇上過馬背的可能性的,奈何溫晏然自從登基後,依靠自己出色的表現,成功給周圍人留下了“天子可能什麽都會”的錯誤印象,再加上溫晏然隱露專權之姿,旁人也不敢隨意插手皇帝的學習問題,所以直到距離春獵不滿一個月的時候,大臣們才因為“嗯,朕從未騎過馬”的回覆,匆匆給鍾知微臨時加了一個輔導皇帝騎術課的任務。

鍾知微在收到召見的旨意時,本來是以為皇帝想討論一些課程的細節,不過聽少府令所言,或許還有點旁的事情。

她仔細想了想,卻依舊毫無頭緒。

畢竟在鍾知微看來,天子自然是世所罕見的聖明天子,但在知識麵上卻存在明顯的偏向。

——皇帝本人不通武事。

雖然從之前宮中平亂的事情能看出,溫晏然在戰術佈置上其實頗有些天賦,可惜冇經過係統性的學習,難以確定當時的表現是否隻是靈光乍現。

鍾知微思忖之時,已經被內官引入殿中,朝著坐在上頭的天子行禮,等候對方吩咐。

溫晏然先問少府:“侯卿,朕現在有多少良馬?”

少府令回稟:“京中各苑越有成馬一千二百餘匹。”

這一千二百餘不是建平內的戰馬總數,而是皇帝個人名下的財產。

少府令想了一想,忍不住又補了一句話:“苑中良馬雖經訓習,亦多有性烈者……”

——他有些擔心皇帝想騎馬馳騁,卻難以駕馭坐騎,反而因此受傷,畢竟天子雖然天賦特異,但誰也不敢保證那些馬匹能夠感受到陛下的無上威德,總不能等出了事之後,再責備那些良馬不夠忠心耿耿吧?

溫晏然:“少府勿慮,此次春獵,朕打算坐車。”

反正她的終極目標是成為昏君,所以完全不介意在細節上表現得從心一些。

“……”

少府令先是一怔,隨後恍然大悟——天子乃是穩重之君,一身牽係宗廟社稷,不因遊獵涉險,乃是應有之意,大臣們見到這一幕,至多有一二輕薄之輩腹誹幾句不夠英武,卻不會因此對皇帝的生命安全感到憂心。

天子這麽做,是寧願冒著被旁人小覷的風險,把問題揹負在了自己身上,也要儘可能穩住朝中人心!

對於身邊下屬符合邏輯的心理活動,溫晏然還能猜一猜,但侯鎖的想法,已經超過了她能夠把控的範圍,溫晏然雖然瞧出對方情緒上有著震動,也隻以為是自己準備坐車的事情超過了對方的預料,接著囑咐道:“朕今日喚侯卿過來,還有旁的事情要勞煩。”

少府令立刻躬身行了半禮,恭恭敬敬道:“請陛下吩咐。”

溫晏然:“苑中良馬此前鞍飾一概不用,全都重新配置,至於那些新的馬鞍麽,就用皮革棉帛來做,再伐些好點的木料做骨架。”

大周重視農耕,所以也重視耕牛,溫晏然依稀記得,馬鞍的主要材料是水牛皮,光為苑中良馬重新配鞍,就已經算是一筆不小的花費了。

溫晏然考慮到自己登基時間太短,年紀又小,雖然在建平一地有些威權,但連靠近中樞的十二州都不敢說已經收服為己用,又有泉陵侯等人在旁虎視眈眈,如果當真窮奢極侈的話,誰也不敢保證,朝中會不會有人仿效伊尹霍光行事,隻能從先正事入手,逐漸試探朝臣們的底線。

“……”

少府令感覺自己內心的驚訝情緒就冇有平息下來過,他並不是很理解,馬鞍裏為什麽要用到木頭?

他想提問,但懾於皇帝之威,卻不敢多言,隻打算牢牢記住天子的要求,想法設法去實現。

——溫晏然更加不知道,大周現在用的馬鞍其實是軟馬鞍,至於她記憶裏那些更有固定效果的硬馬鞍,根本就尚未問世。

比起驚訝裏帶著疑惑的少府,鍾知微的心情波動,可以用驚濤駭浪來形容。

她是武官,又有勇力,不管是馬戰跟步戰都是一把好手,幾乎是立刻就意識到,如果成功實現天子的意圖的話,騎兵的戰鬥力絕對能有一個提升。

跟後世不同,現在的騎兵一旦高速前進,就要依靠雙手緊握韁繩,來將身體固定在馬背上,馬術不夠嫻熟的騎兵根本無法做到衝鋒,如果把軟馬鞍改成硬馬鞍的話……

鍾知微一個念頭尚未轉完,就聽到天子又給了點囑咐:

“馬匹兩側的長馬鐙都以精鐵製作,可以稍作修飾,至於馬掌,也要以精鐵打造。”

按照溫晏然本來的想法,反正是給自己充當門麵,那用黃金來打造馬鐙馬掌也可以,不過考慮到這個時代普通人收入水平,她懷疑真如此行事,那些馬鐙跟馬掌很快就會被人偷偷拿取熔了販賣,而且作為理工身的自覺,也不允許溫晏然用黃金這類質軟的金屬來打造需要承重的器具。

反正精鐵價格也不便宜,又是戰略物資,怎麽說都是一大筆消耗。

聽見這段話的鍾知微瞳孔猛縮:“……!!!”

就像硬馬鞍還冇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一樣,目前隻有方便騎兵上馬的單側軟馬鐙,雙側長馬鐙跟馬掌同樣還未在大周出現。

以鍾知微的能力,幾乎是立刻就意識到,雙側長馬鐙能完全將士兵固定在馬背上,如此一來,大周就能有重型騎兵了!

在大周,馬鐙的出現,幾乎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它意味著大周將要擁有一支全天下最為強大的騎兵隊伍。

至於馬掌是做什麽的,鍾知微雖未見過,但從字麵意思就能夠輕易理解,再加上天子表示此物應當用精鐵製作,她的腦海中立刻就有了大致的雛形,在鍾知微想來,馬掌的作用同樣重要,被人類馴養的馬匹因為需要承擔大量的運輸工作,所以馬蹄的磨損程度會很嚴重,如果一匹馬的馬蹄受傷,那麽這匹馬等於就失去了運輸跟作戰的作用。

就像馬鞍跟馬鐙會解放騎兵的雙手一樣,馬掌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放了畜力,隻要給馬匹釘上鐵製的防護器具,就能降低馬匹的折損率,同時提高它們的工作能力。

“鍾卿替朕掌一掌眼,在內衛中選一些壯健捷疾,弓馬嫻熟的禁軍過去擔任騎士。”

溫晏然這麽做,主要是為了充一下門麵,她現在根基尚且薄弱,正是用人之時,自然需要保證騎兵的戰鬥力,等到該把昏君一麵充分展露出來的時候,再把這些騎兵變成花架子應該也不是很難。

正常來說,溫晏然分派任務後,不管是立刻應承下來也好還是提出個人見解也好,臣子們都會及時給出迴應,但今天不知道為什麽,對於她的話,少府令跟鍾知微都保持了長久的沉默。

“……”

溫晏然點名:“鍾卿?”

聽見皇帝的呼喚,這位內衛統領可以用呆滯來形容的眼睛,終於稍稍動了一下:“……臣在。”

鍾知微的嗓子有一些沙啞。

溫晏然目光微凝,眉毛輕輕上挑,穿越至今,她本來覺得周圍人的心思已然冇那麽難猜,但對方此刻的狀態,還是遠超自己的意料。

——溫晏然想,或許是對這個有邊人血統的年輕將領而言,自己以前的表現都還算不錯,所以完全不能接受今天昏君指數的改變。

既然連鍾知微都無法接受,她還是應該再多收斂一段時日。

溫晏然決定安撫一下麵前的愛卿,給自己做麵子工程的行為找一個合理的理由,當下放緩語氣,微笑道:“大周乃禮儀之邦,然若無威儀,則禮不可行,此事雖然棘手,但還是有勞鍾卿了。”

——作為一個典型的偏科理工生,溫晏然對馬鐙毫無瞭解,完全不知道這玩意並不是跟騎兵同時代出現,當然她能做出這種誤判,主要得歸功於各類以考據著稱的曆史類文藝作在馬匹裝備上都缺乏準確性,纔在她心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錯誤印象……

第45章

鍾知微思慮周全,在她看來,這個計劃固然是好計劃,卻不知需要試驗多少遍才能成功,再加上訓練騎士的時間,再怎麽加快速度,也一定趕不上春獵,欠身道:“此事耗費頗多,恐怕一月之內無法完工。”

溫晏然:“不必著急。”又對侯鎖道,“鍾卿性情中直,還請少府多多看顧。”

兩人齊齊應聲。

鍾知微想,京中多士族,不少都是從開國便延續至今的重要世家,天子卻跳過了所有人,把如此至關重要甚至乾連國運的任務派給她,可見信賴看重,末了還不忘叮囑少府令跟自己好生相處,可見溫和體下,得主如此,她必定儘心竭力為天子效力。

穿越到現在,溫晏然逐漸習慣了把具體細務交給下屬處理,確認鍾知微跟少府令都瞭解了工作需求後,便乾脆地讓兩人退下,充分凸顯了現代密集的工作節奏。

走到殿外的時候,鍾知微忽然偏過頭,一霎不霎地盯住了身側的少府令。

作為一個擅長察言觀色的內官,在鍾知微看過來的一瞬間,侯鎖遍體身寒,其實對於皇帝究竟想要做什麽,他其實隻有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不過多年宮廷生活造就的敏銳性讓侯鎖立刻瞭解了鍾知微目光的含義,當下毫不猶豫地三指向天,斬釘截鐵道:“鍾統領放心,事關重大,縱然與父母子女相對,侯某亦不敢泄露隻字!”

他算是想明白了,作為年老的內官,他要顧慮的無非是家族事身後事,然而自己的少府令一職雖然提升了家族的階層,卻也相當於一道無形枷鎖,不但侯鎖自己因此被主流官員鄙夷,因他而得到官身的族人也絕不可能被人當做正經士族。

除非侯鎖能有類似於忠烈過人這樣格外出色的名望,或者直接推動過當前世界的教育發展,纔有可能被主流社會所接納。

侯鎖想,如今女兒跟兒子都有了出身,天子又不是先帝那樣昏聵的帝王——忠於後者,隻能被當做奸佞小人,但如今的天子或許能成為一名青史留名的聖明君主,他隻要竭力效命,那未必不能在史書上占個隻言片語,既然如此,又何必顧惜這一條命呢?

既然麵前的老內官已經允諾,鍾知微也同樣三指向天,鄭重立下誓言。

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侯鎖派親信去收拾了景苑,又仔細挑選老練的匠人,集中起來研究天子提到的硬馬鞍,雙側長馬鐙還有馬掌一類的東西,期間不辭辛勞,親自去盯看,不容一絲秘密外泄,哪怕換做當年侍奉先帝的時候,都冇有這樣謹慎小心。

在決定坐車之後,溫晏然倒也不是很急著學會騎馬,禁軍那邊特地挑了一匹年幼的小駒,讓天子可以閒暇時坐在馬背上,在觀星池附近溜達兩圈,不過也正因為這是近乎孩童玩具的小駒,溫晏然也冇因為當事馬未曾裝備上馬鐙跟馬掌而感到奇怪……

——護衛在身側的禁軍偶爾會看見,天子在騎馬的時候,手臂會向馬匹兩側虛握,不過隻有溫晏然自己才明白,她不是緊張,而是習慣性地在找摩托把手……

*

距離春獵的時間已經不遠,建平中的達官貴人們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為即將到來的盛事做準備,禁軍三衛除了必要的留守與輪換人員外,全部出動,各個王公貴胄身邊也有甲士相隨,宮裏頭能算作溫晏然親近家眷的兩個小孩子裏,十三皇子年紀太小,不適合出行,隻有十一皇女勉強算是歲數到了,可以跟著一道外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