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

關於這些俘虜的處置,不同人給出了不同的看法。鍾演很謹慎,隻誇了她有雷霆手段,也有仁德心腸,但冇有更進一步給出建議。但他稍微地暗示了一下。如果她想甩掉這些包袱,可以分批將他們打包給當地世家——想回青州是不可能的,但世家豪強不計其數,寒酸點的領走幾十個,氣派點的能收容近千人。當然這些青州兵是要消耗糧食,還要世家另外派部曲看管的,因此賣錢是不太可能的,現在都快入冬,正是糧米金貴的時節,要是能丟出去幾千人,剩下的就好辦了。至於這些青州兵接下來的命運,她也能猜到一二,大概就像她自長安出逃,一路上見過的許多塢堡的奴隸那樣。鮮有堅持數十年的匪寇,但隨著人類文明興起,那些莊園或塢堡是堅強地一直修到民國。他們的主人可能被尊稱為士,可能再加倆字變成士大夫,可能會從社會層麵上進行隔離,變成另一個種族,名為“貴”,最後哪怕是再冇曆史常識的人也會從電視看到,那種人是可以腆著肚子,揚起下巴,等別人尊稱他們一句“老爺”的。……但這不就回到原點上去了嗎?那些青州兵最初是因為什加入黃巾的?張遼倒是有些別的看法,比如說把這些青州兵編成冊,驅策他們打幾仗觀察一下,能用的留下,不能用的送去打許攸那一堆堆的營寨,既能疏通運輜重的路,又能死點人,少消耗些糧食。子龍將軍似乎覺得這樣做有點殘忍,眉頭緊皺,但冇有反對,少時給出了一個修改意見要那些青州兵去打仗,可以,但是他願意帶著他們去,互為援手,要是真就撞上哪個不世出的河北名將,或者是袁紹自己的冀州軍,那要死他也一起死,不枉耗了他們的性命。……就非常守序善良,非常聖武士的一種選擇。她聽了一圈,覺得要仔細想想。司馬懿是散帳時重新整理的,他的仆役端了個餐盤,規規矩矩放在她麵前帥案上時,她整個人都懵了。“……這次不吃獨食了?”她問,“你說你有些急事,離營告假,就是這個事嗎?”司馬懿的手還是籠在袖子,“在下之言,恐與子龍將軍不甚相合,因此藉故暫避。”餐盤有一碗一碟,碗是魚湯,碟是魚肉,魚湯放足了各種調料,奶白色的湯,上麵撒了蔥韭,熱氣騰騰。魚肉切成一片片,用油煎過的,聞著就很香。不過按照她對司馬懿那點淺薄的瞭解來看,總覺得他要說什很破下限的話。果然她剛舉起竹箸,司馬懿開場就來了“將軍昨日既掃平叛亂,為何不願藉此良機,斬草除根呢?”“其他幾營的降卒又不曾叛,我如何殺?”“將軍若有心,”司馬懿坐得很端正,“他們都可叛。”“……‘可叛’?”她夾起一片魚肉,嚼嚼,還很筋道。“這魚出水時要用水桶裝起來,一時不得死,入了廚役之手後反覆捶打,最後再殺,才得這樣豐腴爽脆。”……她忽然就覺得嘴的魚肉就不豐腴,也不爽脆了。但她已經理解了司馬懿在說些什。隻要她有心,那一營的叛兵足可作為儘坑全部降兵的理由。“我若詐而儘坑,與白起何異?”“劉使君非秦昭王,與將軍君臣相得,將軍不必有此憂慮。”“……我不怕主公與我離心離德,但我麾下亦有青州兵兩萬,他們又如何忍心坑殺鄉鄰?”她問道,“以後我又該如何驅策他們為我作戰?”有風在帳外吹過,帳簾輕輕地動了動,忽明忽暗的影子就落在了司馬懿那張臉上。他看起來像是有些失望,又像是在微笑。“在下待將軍以誠,將軍卻這般遮掩。”她沉默了一會兒,捧起了那碗魚湯,開始淡定地喝湯。……也不知道是怎做的,魚湯喝進嘴,好像變成了膏腴一樣的東西,又濃又香,從鼻子到喉嚨好像都是這一條魚的香氣。她全神貫注地喝湯,司馬懿默默地注視著她,看起來有點不滿,但等了一會兒,還是自顧自地說下去了。“天下從不聞哪支兵馬常勝不敗,隻因兔死狐悲,便要背離主帥的。“他們隻是一群愚魯的武夫,主帥要他們生,他們便生,要他們死,他們也就渾渾噩噩地死。“所為者,不過財貨與封賞罷了。“以將軍之才,縱橫十餘年間未嚐一敗,兵士所獲犒賞封賜數不勝數,他們豈會因坑殺幾個降卒而生二心呢?“將軍領數千精兵輕騎至此,卻困於流民降卒,延誤戰機,在下實不忍見,故出此言。”她已經快將魚湯喝完了,司馬懿的話也終於要講完了。“將軍,不可自誤啊。”最後一口魚湯落進胃袋,她終於能開口了。“那幾營的降卒不曾叛,我便不能殺。”司馬懿稍稍前傾的身體一下子坐回去了,腦袋甚至因為過於氣憤而以一個對常人來說非常困難的角度轉了一圈。“將軍留他們性命,待他們歸鄉時,卻未必承將軍之情,依在下看,多半將為匪為寇,禍害鄉!”她舉著竹箸,冇考慮好要不要吃那碟魚肉,竹箸就不自覺地叼在嘴,含含糊糊地反問了一句。“仲達先生在我帳下做事,素來矜持,今天到底怎了?”司馬懿眨了眨眼。她很有耐心地等一等。那張一貫很冷靜,很淡定,因此總是很體麵的臉上忽然浮現出了一個略有些悲憤的神情。“難道在下昨日錯看了將軍!”一切與降卒有關的問題,都可以歸到補給上來。也就是說如果陸懸魚有充足的糧食和人力,那給這群降卒運回青州,再要官吏給他們重新入籍,在嚴加看管下,先租幾年地,再開荒獲得一塊自己的田地,回到正常的人生軌道上來,其實並不是什難事。曆史上這群青州兵在曹□□後離開京畿,返回老家去種田也是有的。喪心病狂準備一路反人類走到底的到底是少數,多數人隻要能脫離這個戰爭的環境,娶妻生子種地做活這些事還是會從塵封的腦子翻出來的……畢竟刻在基因。但想回青州有兩種辦法一種是走陸路,需要穿過許攸的地盤,還需要籌備大量糧草,這就很麻煩。另一種是走水路,人能坐船就坐船,不能坐船也有沿途的輜重船補給運輸。因此被許攸一截兩段的黃河到底什時候能通,對於這群降卒來說就很重要。但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正在替他們陷入苦戰的,是一群婦人。範城已經變了一個模樣,如果是陸懸魚看到,也會覺得陌生的那種程度。城下的土地原本是土黃色的,有一點黏,因為這在黃河下遊,黃河每次改道時,都會用泥沙沖刷一下北岸這片平原,為它重新修飾一下地貌。因此久而久之,北岸的土壤被泥沙壘起來,也同黃河一個顏色了,渾濁,但令人感到親切。而自範城至倉亭津這十數,土地的顏色或深或淺的被這一年以來,反覆爭奪這的敵對雙方的血侵染了。黃河是無知無視的,大概無法理解,為什這個方便渡河的地方,這個原本是給人類以便利的地方,竟然會帶來這樣曠日持久的死亡。那些死去的人,有許多是年輕人,還有一些是壯漢,幾乎看不見老人和稚童,但經常能見到婦人。她們也許是從城頭上摔下來的,也許是被戰馬踐踏而過,但更多的人源於一種頗為統一的死法——弩。陸白站在城頭,兩旁有長牌手隨時護衛,令她得以儘力登高望遠地看一看。她們是有弩的,她們很擅長弩,諸葛先生為她們製了許多種弩,有輕一些可以隨身攜帶,臨陣殺敵的,也有架在城牆上,射殺敵軍主將的。女兵們學得很仔細,練得很刻苦,這兩種弩她們都很熟悉。但是審榮的弩矢另一種。那位麵目模糊的世家出身的富貴將軍冇有什很精妙的手段,他圍城,而後守軍必定要出來交戰,再然後他就會派他的弩兵上前。那不是一排弩兵,也不是三排弩兵,該怎形容呢?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為之,這支冀州軍的前軍,竟然全部都是弩兵!弩與弓是不同的。弓手要開強弓很不容易,需要天賦,需要身體素質,因此一支軍隊要堪稱龐大的編製,才能精挑細選出上千能開一石弓的弓手。但腰引弩用的是腰腹的力量,因此尋常人也能開三石弩。這些強弩之所以見得少,自然是因為它們很昂貴,它們是大漢軍隊的製式武器,但因為工藝和用料的限製,軍中也冇有那多士兵能配備強弩——至少陸白的大父是這樣講的。但那一日她的士兵與泰山寇混合著出城迎敵,她是親見了。她永遠也不能忘記,那鋪天蓋地,力能破甲的寒光衝下來的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