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知微見著

-

一路冒雪狂奔,寒風冰雪刺激之下,沈落日已平息了殺欲,也平息了內心的恐懼和慌張。一輪紅日初照大地,前方已是中州城門。肆孽的寒風掩蓋了雪地上留下的足跡,也掩蓋了他的逃亡蹤跡。在三教九流匯集的雜亂老城區轉了一圈,揀了一家小巷深處的破舊小店住了下來,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筋疲力儘的沈落日,枕著長條包袱沉沉睡了過去。朦朧中感覺裹在包袱的刀動了一下,沈落日迷迷糊糊地爬起來,取出那把漆黑的刀,放在膝前小心意意摸索著黑得發藍的刀身。恍惚中,刀麵上呈現出八個淡淡的金色文字:“殘月一出,鬼神號哭。”正看得出神之時,猛然間枕下的黑刀嗡嗡作響。沈落日愕然驚醒,翻身起床,卻是南柯一夢。這一柄隨手撿來的破刀,不但有一股嗜殺之氣,似乎還有一種感知危險的預感能力。它竟是一柄神兵,一柄號稱“殘月”的神兵。被殘月刀感知預警,沈落日似乎也感覺到一絲莫名的壓迫感正在逼近,急忙起身結帳離店,出了客棧辨別方向,直奔城北方向而去。沈落日剛離開客棧,三名官差便跨進了小客店的門檻。領頭的老者是六扇門三大神捕之首鐵爪飛鷹何九,陪同的兩位年輕捕快是負責布集鎮凶殺案的本地小捕,一個叫張武,一個叫陳俊。何九徑直進入沈落日休息過的客房,伸手探了一下床鋪:“床鋪餘溫尚在,凶手應該離去不久,難道他已感知我們的追蹤?”“九爺,一樁普通的市井鬥毆命案,竟能勞煩神捕親臨督導,莫非此案另有玄機?”張武見何九一臉凝重,終於忍不住心中疑惑。“天下禍患,常起於微末之間。死於街頭的幾名混混雖如塵埃般微不足道,可他們身份卻甚為敏感。京城坊間已有傳言,代表江湖正義的九大門派名下弟子,橫行街市,當街欺辱女子。一名身附正義的街市少年一怒拔刀,仗義勇為,血濺街頭。偏遠之地中州城的一樁小小命案,一夜之間已傳遍京城街巷。九大門派本是維護江湖正義,維持社會穩定的名門正派。如今卻淪為橫行街市,欺淩弱小的黑暗勢力。傳言已觸及朝堂耳目,怎能不查?”何九一臉凝重,轉身緩步而出。“神捕大人的意思是,別有用心之人正在利用這一樁市井小案,謠言惑眾,挑動社會矛盾?”陳武見此案造成如此惡劣影響,立刻緊張起來。“謠言惑眾?”何九目光陡然犀利。“咳咳,如今市井江湖勢力確實有些囂張,江湖上的事江湖了斷,我們這些做捕快也不便插手。神捕的意思是,此案一定要深挖?”旁邊的陳俊趕緊出麵打圓場,化解同伴被質問的尷尬。“寒煙閣位列九大門派之末,本就勢力薄弱。閣主蕭長風身份卑微,生性懦弱,其威已不足震懾一方。九大門派是定鼎江湖的九鼎之足,一足不穩,便有傾倒之危。選擇最薄弱,管轄失控的寒煙閣下手,是一步絕妙的好棋。”何九麵色凝重,眼神多了一層深深的憂慮。“除夕殺人夜,邊城三百要塞也被胡族偷襲,一夜儘失。如若這一樁普通的市井鬥毆血案,與邊城失守也有某種神秘牽連。外患加上內憂,一旦蔓延失控,確有九鼎傾覆之危。”張武在何九敲打之下,也多了一分知微見著的靈機。“所以我們不必急著緝捕凶手,順藤摸瓜,或許可尋出隱藏幕後的玄機。”陳俊立刻隨聲附和。“旬日之間,已為民怨所指的寒煙閣,必有變故,隻需靜待其變,見機行事。”何九意味深長地判定。倉皇逃亡的沈落日很快便來到北城門下,遠遠望見城門口一群人圍了一張通告,離得近時方纔發現通告上的畫像竟然與自己很相似,急忙低了頭準備矇混出城,旁邊一隻手將他一把拽住。“年輕人,卜一卦吧?”拽他的是一位鬚髮斑白,青佈道服的老人,領了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沈落日不敢聲張,隻得跟著他躲到了一片僻靜之處。老人湊近觀望了一番沈落日的麵相,驚異道:“貴人,天相啊,天相!”“送你一句謁言:欲避囹圄血光劫,從軍殺敵萬遠。”不等沈落日反應,老人吟完這兩句,也不收錢,拖著小女孩詭秘遁去。小女孩回頭調皮地衝沈落日眨眼做了一個鬼臉,很快便隨老人隱冇在來往的人流深處。望著二人離去的背影,沈落日一臉迷惑驚疑。佇立良久,方纔回過神來,轉回到城門時,幾個軍漢已喝開圍觀緝捕公文的人群,將一張新佈告貼在上麵,將那一張緝捕公告壓在了下麵。新貼上去的佈告,竟是一張招募戍邊士卒的征兵公告。沈落日驚得目瞪口呆,那一個臟兮兮的道衣老人替他卜的這一卦太準太及時了,莫非他就是傳說中的卦神?猶疑片刻,他低頭匆匆穿越城門,望通告指定的城北招募點趕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