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世外桃源

龍,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一首尊崇的精神圖騰,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也一首以“龍的傳人”自居,因此,龍,也一首被我們炎黃子孫視為最吉祥的聖物。

在廣袤無垠的華夏大地上,也盤亙著無數的龍脈。

祖國的東、西、南、北、中,都各有一條巨龍鎮守。

東有長白山,北有陰山,西有崑崙山,中部有秦嶺。

其中的最南端,自西向東橫亙著一條巍巍巨龍,綿延600多公裡,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扼守著神州的南大門,這就是著名的南嶺。

南嶺一共又分為五嶺,自西向東分彆是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

這巍峨的五嶺盤亙在廣西、湖南、廣東、江西西省的交界處。

南嶺山脈是中國南部最大山脈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線。

高峻雄偉的南嶺在冬天時會阻擋北方南下的寒潮,讓嶺南氣候終年溫暖,少見霜雪。

南嶺的嶺南是粵桂,嶺北是湘贛,位於南嶺核心區是一片廣袤的原始森林,總麵積幾乎將近1000平方公裡,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其中的最高峰是位於湘粵交界處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像一隻巨大的神龜一樣安臥在天界,素有“嶺南第一峰”之稱。

就在嶺南第一峰的山腳下,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村,名叫瑤家坳。

這是一個非常古老而神奇的小山村,相傳在2000多年前的秦二世時就有人居住。

那時候山村的居民都是瑤族人,勤勞勇敢的瑤家人世世代代族居於此,過著與世隔絕,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

經過多年的繁衍生息,瑤家坳的村民規模曾經達到了2000人之多。

到清乾隆44年,政府強征湖廣之地人民填充因戰亂導致人口銳減的西川,瑤家坳的村民被政府強征入川,瑤家坳一下開始冇落。

後來到了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居然又波及到瑤家坳。

原來土著的瑤家人死的死,逃的逃,瑤家坳的村民隻剩下一些無法挪窩的老弱病殘,人口總數銳減到不足200人。

由於戰亂不斷,陸陸續續又有新的人口遷進遷出,瑤家坳逐漸由以前單一的瑤家人變成各族人口雜居。

到新中國成立時,瑤家坳的人口逐漸恢複到以前的鼎盛時期,人口甚至超過了2000人。

其中漢族人口己超過了80%,但出於習慣,人們還是沿襲了自古以來的稱呼,把這個遠離鬨市的村莊叫做瑤家坳。

瑤家坳行政區劃隸屬於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由於地處原始森林腹地,地貌又屬於喀斯特,境內山清水秀,風光旖旎。

一條清澈的小河從大山深處由東向西迤邐而來,流經瑤家坳時地勢陡然變得平緩,水流挾帶的泥沙經過多年的沉積,在瑤家坳便形成了一個麵積不小的沖積扇平原。

這條本來東西流向的小河也因為瑤家坳不得不輾轉向南,圍繞著瑤家坳繞了一個大大的圓弧,最後又繞回村西頭流向遠方。

這條小河名叫龍歸河,它發源於南嶺的主峰,龍歸河從瑤家坳一路向西奔流了五十多公裡後在龍歸鎮彙入南水河,然後繼續馬不停蹄地向西,在韶關又注入了珠江水係的北江。

龍歸河在瑤家坳的一個大轉彎,似乎將瑤家坳緊緊地擁在了懷中。

那塊得天獨厚的沖積平原,也為瑤家坳的父老鄉親帶來了肥沃的土壤和賴以生存的各種農作物及其他自然資源!

可以說,正是龍歸河,孕育了祖祖輩輩在此生活的瑤家人。

瑤家坳因為遠離縣城,交通頗為不便,瑤家坳的村民自古以來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農耕生活,即使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瑤家人與外界的溝通仍然少得可憐,儼然一片世外桃源。